我的父亲是绛州汾河湾打锅盔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手艺人,单薄的身子透着股刚强。曾经年小的我认为父亲对锅盔的关爱胜过照顾我们姐弟,如今慢慢长大,我渐渐明白他为什么要那样做,了解了他的坚守,懂得了他的执着。一个古绛州的特色小吃锅盔,注入了父亲一辈子的虔诚和执着。
父亲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,他精心地做着这个传统的行业。父亲把自己慢火炕制的每个锅盔都当作自己的艺术品,不许一个人说他的不是。每当看着有人拿着自己热气腾腾的锅盔香喷喷吃着,父亲就非常满足,每一块锅盔的背后都有父亲不懈的努力和辛劳。
印象中父亲定时要换锅盔炉膛中的泥土,不仅春天秋天要换,夏天甚至冬天也要一直换土,下着大雪还要换,每次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。我想不明白,不换就真的不行吗?不换就做不出锅盔了吗?终于有一次,我实在忍不住发问,父亲说:“绝对的,必须要换。”父亲告诉我,只有定期换土,才能保证烤出的锅盔有新鲜的土香味,要不然锅盔就不叫锅盔了。我说你可以隔久一些再换,又没有人知晓你换没换,他坚决地说:“不行,必须要换的,时间是死的。”
现在想想,要做好一个东西,还真是需要这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固执,冰天雪地里,雕塑般的固执,它是一种揪人心扉的执着,一种感天动地的精神,更是一种高贵傲人的品质!
对打锅盔的每一个环节,父亲都亲力亲为,他说他要对每一块锅盔负责。父亲磨面都是骑着车子,带着自己亲自买的麦子去,多少年了,一直这样辛苦和劳累。用放心面,是父亲的宗旨,他要保证面粉不添加任何东西,虽然苦累,但是对卖出去的锅盔更放心。别人知道了他的脾气,面粉厂专门给他“私人订制”面粉。烤锅盔时,他坚持使用果木木炭和山木木炭配火,不惜到山上去寻找山木,为此还专门跑到乡宁山上去寻找。起初,我不理解父亲,之后渐渐明白,他不是在寻找木炭,而是去寻找一种不含硫的燃料,一种为了做好食品的而应有的品质。
父亲心里对锅盔技艺的坚守或许在一个时期不被更多的人理解,但是他的诚实守信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,影响着急功近利的人们。一个下雨的夜晚,我左等右等,始终看不到父母回家的身影。那天的雨下得很大,天气很冷,后来得知,是一个太原的老顾客要很多锅盔,当时我很郁闷,这样的天气,这么晚,可以明天再去做啊!父亲严肃地说:“答应好别人的事情,就一定要做到,要做好,这是做人的根本!”多年如一日,父亲的坚守,让我从之前的满腹埋怨到现在的理解敬佩,他就像一棵伟岸的大树,在自己的三寸之地,站成一种品质的永恒,凝成一种诚信的微笑。
为了追求更好的质量,更健康安全的食品,父亲坚守在他的炉台边,一直执念下去,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。对于锅盔技艺,父亲在传承中不断创新,但他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。多年来,即使没人理解他的执着,但他还是坚持着做自己,做健康、安全、传统的锅盔。
坚守本心,不忘初心,我的“锅盔父亲”,您做到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