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绛是我省小麦主产区之一,逢年过节,这里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,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度节日。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,花色绚丽,所以当地人称之为“花馍”。绛州花馍造型夸张,塑造别致,尤其以“走兽花馍”最为出色。
据史书记载,早在宋代,当地人就开始用白面塑成猪、羊,代替真猪、真羊祭祀,此后这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办法便在绛州一带沿袭下来。人们根据岁时节令,用白面塑成动物、瓜果、花卉等各种不同的物品,用于祭奠亡魂、祈求神灵,以及串亲访友、人情往来。元宵节的时候就捏猪、牛、羊、棉花篮、小麦囤、卷包等以求得来年六畜兴旺、五谷丰登、财源滚滚。端午节的时候就捏以老虎为主的面塑,以求防病祛邪。给孩子们捏的面老虎,造型多样,共同的特点就是突出老虎的头部,大多数面老虎童稚气十足,乖巧可爱,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。面塑的老虎有的虎视眈眈,有的昂首欲跃,有的俯首贴耳,而有些老虎头大而身小,看起来不成比例,却颇有性格。八月十五中秋节捏月饼、石榴、桃为主的面塑。过年的时候捏枣山、枣糕,有的成塔形,有的为糕状。生日、满月、老人过寿就捏“老虎腿”、“八仙庆寿”等面塑,以求茁壮成长或长命百岁。
新绛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,经过揉面、造型、笼蒸、点色而成。造型夸张、生动,用色明快、大方,风格粗犷、朴实、简练,并富有雅拙的美感。新绛面塑有60多个品种,由于受面团软和、发酵所限,所塑之物,只求神似,不求形似,极富观赏性。蒸制面塑讲究染色,面塑制品华丽别致,作为人生仪礼、岁时节日等民俗活动中馈赠、祭祀、喜庆、装饰的信物或标志,是一种由风俗习惯长久积淀而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。
新绛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,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造型。由于是自做自用,尽管水平不一,并不影响食用。久而久之,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,花馍的捏制水平不断提高。这种民间活动,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,而且世代相传。每当城乡婚丧嫁娶,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活动,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,从而得到品评,大家的肯定和赞扬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。
花馍还有一种用途就是做玩具,孩子们对参与捏面花很感兴趣,家长往往主动把面团分给孩子,让他们模仿大人或自己随意制作一些面花,不管孩子捏成什么,家长都会把他们的劳动成果蒸出来,让孩子充分感受自己制作玩具“艺术品”的乐趣,对于培养孩子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。当然,家长也会为孩子捏一些比较精致的面塑玩具,遇到面团不易表现的面塑石榴、寿桃的叶子等,人们就采取用叶子包果的办法,使其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。然后用颜料进行绘画式的着色,这样,釉彩亮光、色泽鲜艳、造型美观的面塑便脱颖而出。(牛晓珉) 图片来源:百度新绛贴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