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
人才招聘
拼车信息
租房转让
房屋买卖
求职简历
征婚交友
二手车辆
出售求购
便民电话
商家信息
生活
新绛新闻
新绛视频
新绛
新绛特产
新绛景点
新绛美食
新绛名人
新绛历史
新绛民俗
便民
实用工具
违章查询
网站帮助
招商合作
联系我们
网站首页 >> 新绛历史:新绛各村村名来源

新绛各村村名来源

2010-03-04 01:06:57 浏览:13312

万安

原名万家庄,初为万氏住地,建村先于隋代,后因东依古唐关(今柏壁)、西临北侯堡、南靠阳王庙,均设重兵防守,北面又有汾河险阻,长期安宁,遂易名为万安。

杜庄

杜家首徙此地,成立杜家集,招募居民,渐扩为杜庄镇,后以集市衰撤,更名为杜庄。

梁家庄

梁氏先入,因姓说名。

柏壁

北魏明元帝泰昌五年(420)置柏壁镇。唐高祖武德二年(619),秦王李世民引兵自龙门东渡征讨刘武周时也于此屯兵,故久为重镇,曾称古唐关。柏壁,因愿说名,柏希长远,壁喻坚实。

西马 东马

原名马村,唐武德二年(619),秦王李世民,于此渡河上马,故更名为上马,后因分村,以方位定名。

窑上

由西马派生,因居沟临崖,住户多打窑安家,又地势较高,故称窑上,属西马。

九姓庄

原为祖师庙遗址,新中国建立后,有梁、李、耿、戴、陈、焦、彭、侯、陶等九姓相继于此落户,故名九姓庄,属西马。

樊村

北魏前,樊家最早到此定居。

赵村

明前称王赵村,系王、赵两姓徙此组合而成,后以赵家兴旺,人丁众多,遂演变为赵村。

赵村圪瘩

原系泰山庙旧址。1958年由赵村派生,又因地势高亢,故称赵村圪瘩,属赵村。

马庄

明以前称石马村,系石、马两姓组合而成,后以马家兴旺,人丁众多,清顺治年间更名为马家庄。1947年起简为马庄。

石家庄

原系石氏住地,因姓称名。

天地庙

清顺治四年(1547),由汾南36村镇集资创建天地庙。1945年毁于战乱,新中国建立后外地住户陆续迁入,逐渐形成村落,村名沿用庙名。1958年属万安。1961年改属杜庄。1962年独立,文化大革命时期称忠东。1981年1月恢复本名。

西榆 东榆

明代建村,因村中多榆得名,由万安移民派生。清顺治间(1644),重整区划,以方位分别定名。

阳王

北魏斛律光屯兵柏壁时,此地即有驻兵纪事,其兵寨后扩成村,久称寨里。1981年1月,因县内一名两地,村治已展延到阳王庙(即稷益庙)附近,遂改寨里为阳王。

南头 西头 北头

因分别位于阳王村南、村西、村北,以位定名。

裴社

裴氏首居于此形成聚落,又因古时祭神时长期为首庄,故名裴社。

上庄

地处峨嵋坡脚,南高北低,来村要上行,故名上庄。俗称庄里。

禅曲

唐代为天台寺主持僧所创,故名禅社。清乾隆间,以该村居民聚落在峨嵋岭丘陵、沟壑,遂更名为禅曲。

苏阳

原为苏、阳两姓住地,故名。

东张 西张 张村

明代统称张村,系张氏首徙居地,后因子嗣众多,村落扩大,清顺治确定区划按方位始分东、西、南张。1981年1月,因与本县泉掌镇南张重名的阳王镇原南张村,更名为张村。

北侯

北魏后期(534),东魏派刘毅将军据此把守,刘毅爵封北平侯。北侯之名,即此而来。

辛安

明嘉靖年间,辛姓人居此形成聚落,故名。

阎壁

北魏后期,东魏曾饬阎姓将军驻此设营镇守,对抗西魏,因史说名,故名阎壁,今村郊尚有将军庙遗迹。

董村

初为东魏兵寨据点,驻军首领姓董,后裔留住于此,故名。俗称董村嘴。

北池

始建于唐末,初名赵家寨,为赵氏住地,后百姓迁入,因家族众多又居沟北,遂改为北石庄。元中叶后,杨、梁二姓相继迁来,杨家发展迅速,但苦于久旱无水,乃仿羊(谐杨)盼水释义,于明末又改北石庄为北池村。

南池

原称南史庄,位于沟南,系史氏垦殖首创,元中叶后,杨姓徙入,家族发展迅速。此地干旱,乃仿羊(谐杨)盼水释义,于明末又改为南池村。

弋家庄

村居峨嵋岭,水土流失严重,耕作困难,遂择弋字命名,称弋家庄。弋者,系绳而射,愿在射中。

乱石滩

原由弋家庄派生,地处闻喜、稷山、新绛三县之交,系山洪滩涂,故乱石滚滚,因地说名,新中国建立前有居民6户,新中国建立后陆续迁离,至1987年仅存地名。

北池岭

地处峨嵋岭上,清道光二十四年(1844)北池梁家首垦于此,派生聚落。因地势高又位于沟西,故名西檐头坪。1956年合作化时期,正式命名为北池岭,属北池。1962年独立建村。俗称西岭。

刘峪岭

地处峨嵋岭,清初刘峪冯家首垦于此,派生聚落,康熙四年(1665)州守正式命建永庆庄,因地势高又位于沟东,曾名东檐头坪。1956年合作化时期,改名为刘峪岭,属刘峪。1962年独立建村。俗称东岭。

刘峪

东魏(公元534年后)时,北平侯刘毅将军在北侯率兵拒守,对抗西魏,刘氏后勤基地即设于此处沟内,故名刘谷庄,后因聚落日众,居民延及峪口,清光绪间改称刘峪庄。1917年为刘峪村。

新红

1958年公社化初期,为了平衡土地,将辛安、马庄、石家庄的800亩耕地划归刘峪,形成飞地,因地距刘峪5公里,隔村种地诸多不便,从1976年起陆续由刘峪移民到此,形成新村,曾名小刘峪。1982年正式命名为新红,系以愿说名。

支北庄

明末,支社移民到此形成聚落,清顺治间确定区划,因位于支社村北遂定名为支社北,光绪间改为支北庄。

北兰庄

原由兰村移民派生,故称兰村庄子,1932年(民国21年),因位于兰村正北,遂改为北兰庄。

东康 西康

明前称康村,系康氏聚落所在,原居沟东,后以子嗣扩延沟西,清顺治间重确定区划,始分东西。(东属支北庄,西属阳王)

东王 西王

明中叶,由湖广徙入王家兄弟二人到此垦殖落户,后为耕作方便,一住沟东,一住沟西,渐扩成村,遂名。

兰村

原为兰氏首居,后聚落为村,以姓说名。

刘雅

形似半岛,沟内流水,柳树丛生。故称柳丫庄,明末前刘贵一家徙此定居,遂改柳丫为刘雅,清顺治间始行正式命名。

曲村

四面环沟旁水,筑有城堡,仅设吊桥相通,古称四水堡。与秦王堡(公堡里)遥相呼应,唐初建村,为兵家据点,后因年久坍塌地形弯曲难登,遂于明代改称曲村。

史家崖

原由山东史家迁此落户,形成聚落。清顺治间定名史家岩。光绪始改为史家崖,因临沟旁崖多,故名。

史家庄

地处峨嵋岭深峪红叶沟东侧。沟狭林深,东汉末年陕西化义迁来几户史姓人家,到此垦殖谋生,后人口渐多,聚落日众,成为村庄。以姓说名。

卧龙庄

位处峨嵋岭上,明末,支社移民到此形成聚落,初称南庄子,清顺治间确定区划,因位于支社村南遂定名为支社南。一说因有村人梦见龙来而名。

支社

地处峨嵋岭坡脚,东西临沟。原为李氏住地,故名李家庄。唐代安史之乱中,浙江有户叫支遁者逃此定居,后支姓日众,遂改为支社庄。简称支社。

堡里

四面临沟,形似孤岛。唐武德二年(619),秦王李世民东渡征讨刘武周时曾据此练兵习武。初称唐堡,旋改为秦王堡,传名曲《秦王破阵乐》鼓乐即为此间军中所作。清顺治时简为堡里。

东横桥

明末清初,陕西关中大灾,师姓人家徙此垦殖谋生遂成聚落,初属横桥,乾隆间分村,本村因居其东,故称东横桥。清末民初,横桥村续有分合。

西横桥

位于浍河下游,明前称富裕庄,后因地处官道要冲,交通受阻,遂于村边河段之上自西向东横架一桥,便于车马通行。始改村名为横桥。清乾隆间,因东郊高地形成新聚分村,本村适居其西,改称西横桥。

新横桥

1958年7月中,浍河泛滥成灾,西横桥部分灾民迁此形成新聚。初称新农村。1981年1月正式命名为新横桥,属西横桥。

横桥堡

原为兵寨,有堡。系南北朝时南太平县衙屯兵所在,后废。清光绪三年大旱之后,西横桥戴家因盗匪不宁,率族迁此修茸,始有新居,初名堡子。久属西横桥,新中国建立后遂改为横桥堡,1962年独立建村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附:新绛县全部村名的来历 感谢网名为:(メ釹鉎ぐ滺箲、溫馨小窩)提供

正平坊

隋、唐以来,为正平县县衙所在。明代城区建坊,因史以县名坊,故称正平坊。

孝义坊

明代,绛州城区设坊,因该坊原建有数座碑坊,有褒孝扬义之意。故称孝义坊。

北 关

古制,近城置厢,设有守卫之险要处称关。因地处州城北门外,故名北关厢,后简为北关。另西关,南关来历同上。

新 关

明代,因汾水泛涨,南关被淹,明万历八年(1580)知州田子坚在旧关之南,营建新关,挂匾名重兴关。俗称新关。

段家庄

因地势不平,原名圪瘩里。明万历年间由稷山段壁迁来段姓,后子孙繁衍,遂更名为段家庄。

寨 里

古为州衙兵寨,故名寨里。

庄儿头

绛州城系卧牛形,村东南原有一大土陵,传为拴牛桩,俗名紧牛桩。后易名为庄儿头。

窑 头

该村傍崖临沟,崖土坚硬,村民多打窑居住。以方位分别称南窑头、北窑头。1947年(民国36年)合并称窑头。

侯 庄

传说帝禹时,此地洪水暴虐。伯益(被禹封为虞侯)助禹疏洪治水,民始安居。后伯益居此,故名伯侯庄。明代改为侯庄。

祁 郭

原为祁、郭两姓住地,故称祁郭。

磨 头

明代以前曾于鼓水两岸设水磨收税,此处为磨头孙某居所。故名。

王 庄

隋代,山东王中主夫妇逃荒居此,形成村落,故名。

石 村

原名水东村,隔鼓水与水西村相对,后因村内阎姓居多曾称阎村,而阎、盐同音,认为水能溶盐,遂更名为石村。

桥东 桥西

原属三林镇,镇内有万善桥,后改为三林桥,重修后又改为余庆桥。以杨东、西分村。故名。

西 曲

原名西渠,后简写为西曲。

寨 子

为西曲的派生村,清道光初(1821)因河汛,部分村民迁往东南菜籽地落户,形成自然村,菜籽、寨子语音相谐,故名寨子。

站 里

金哀宗正大六年(1229)时曾于此处设置驿站,故名站庄,清光绪间改为站里。

站里堡

系站里派生,初由站里一杨姓居民移此,后形成聚落,因曾筑堡自卫,故名。

行家场

由站里派生,原系旧时刑场,后图吉利,改刑为行。故名。

周 庄

建村始于周朝。本为姬氏住地,故名姬庄。至唐玄宗时因讳李隆基的基字音,遂易为周庄。

店 头

始建于明代。旁临桥渡,原为曲沃通汾城要道,因客商往来,店铺林立,故名。

小西村

为店头的派生村,杨姓首居。因坐落在店头之西,故名。

娄 庄

始于春秋,娄氏首居此地,因姓名村。

张 庄

张氏首居此地。因姓说名。

坡 里

在张庄西坡,凤凰岭侧翼,清咸丰年间遇旱,先后有张庄张家、南苏秦家及安泽县马家来此逃荒,形成新村,属张庄,初名张庄坡,1958年更名为坡里。

龙 香

原名李香村,后因村南有唐建龙香院.(后改为龙香寺),遂更名为龙香。

乐义庄

系龙香的派生村,原名李香村庄子,后改乐义庄,系以愿称名。清康熙四年(1665)始独立设置。1958年9月~1960年12月曾划归襄汾县。

仁美庄

始建于明代中叶,原系木赞的派生村,称木赞庄子,后改仁美庄,系以愿称名,清康熙四年(1665)始独立设置。1958年9月~1960年12月,曾划归襄汾县。

南梁 北梁

因梁氏定居此处而得名。明中叶后弟兄分居,在其北面另行建村,称北梁。原梁村则称南梁。1958年9月~1960年12月期间,曾划归襄汾县。

东木赞 南木赞 西木赞

始于春秋,原称龙赞。晋时,用由此上马进宫的晋王妃木兰英之姓改称木赞。明崇祯八年(1635)分为三村,以方位命名,分别称东木赞、南木赞、西木赞。

南社 北社

此地近九原山,草深虫多。元以前称平山南、平山北,南蛇村、北蛇村,南厦村、北厦村。元代初年于九原山建百神庙,各村祭祀先到此集中,遂改为南社、北社.

尚 书

唐兵部尚书卢杞殡葬于此,并着人看守陵园,后人户俱增,形成村落,故名。

清风庄

位于九原山上,原由尚书村派生,故称尚书庄子,明末由村民赵永庆、赵永丰二人出头交涉争得独立,遂于清顺治间定村名为庆丰庄。1917年(民国6年)改名为清风庄。因庄内多数户经营豆腐,俗称豆腐庄子。

义 泉

据碑石载,西汉时匈奴南侵到此后,发现有泉水涌出,兵马解渴获救,故称义泉。

窑儿上

地处九原山上,系义泉之派生村,因村民掘窑定居,故名窑儿上。1953年合作化初期独立设置。

曙光村

初为韩家住地,故名韩家庄。1981年1月地名普查后,因与汾南韩家庄重名,改为曙光,系以愿说名。

双 陀

九原山建有梵王宫(梁天监二年——公元503年后,赐改为甘露寺),此处即为佛陀(佛陀、梵语,系对得道者的尊称)住处,故称佛陀。方言,双读佛。故沿变为双陀,俗称双道村。又传唐初有二道士建村,故名。

东林陀 西林陀

原名梵村,系九原山梵王宫僧人所建,后人将梵字讹写为樊,遂称樊村。元延佑三年(1316)重修甘露寺中,该寺僧人又将樊村改成林陀,为寺院植林区,后聚落日众。清顺治间确定区划,以方位分为东、西林陀。

富有庄

原称南社庄子,由南社派生,清康熙四年(1665)正式建为富有庄。因土壤肥沃,五谷丰稔,住户富裕,故名。

吉 庄

明永乐(1403~1424)以来,久为吉家庄园。故名。

长庆庄

原称南平原庄子。由南平原派生。清康熙四年(1665)正式命建为南长庆庄,简为长庆庄。系以愿称名。

南平原 北平原

建于北宋。因地势平坦并以方位得名。

瑞林庄

原称北平原庄子,由北平原派生,清康熙四年(1665)正式命建为瑞林庄。因地处凤凰岭,杏林连片出名。

店头庄

位于凤凰岭之巅,原由店头派生,故称店头庄子,清康熙四年(1665)始正式命建为北长庆庄。由于田赋丁役等项长期宗属店头,群众习惯称店头庄。1953年合作化初期,独立建庄。

乐利庄

清康熙四年(1665)太平县令(今襄汾县)创建此庄,由于鼓励垦殖,建庄伊始曾免徭役,故居民很快形成村落。因此举乐民利国,故命名为乐利。1961年11月划归新绛县。

三 泉

春秋时原名雄镇,后因村东北有清泉、浑泉、莲花泉三大涌泉更名为三泉镇。相沿简称三泉。

南熟汾 北熟汾

隋时原名许有庄。因吕梁山涧流水由西北向东南穿村而过,汇入汾河。欲寻此庄,可逆流而上,无需问讯。故惯称熟汾,后以人众分村,以方位定名。

古 堆

九原山西侧名鼓山,山麓锥突称鼓堆,村以地名。1949年起简作古堆。

冯古庄

座落凭依鼓山鼓水,因称凭鼓庄,凭、冯二字旧本同义,后转为冯鼓庄,因长期与鼓堆争水举讼不和,改称冯家庄,示诀于鼓堆。1947年起始复原名。

白 村

白氏首居此地而名,初名白家圪瘩,后改白村。

卢家庄

原系唐朝兵部尚书卢杞的庄园,故名卢家庄。

孝陵庄

原名水云庄,相传,晋重耳回国继位(公元前636)途中莅此,曾为其父晋献公设灵守孝,故更名为孝陵庄。俗称壕里。

水 西

因位于鼓水(今古水)西侧,故名水西。

蒲 城

相传,春秋时此地蒲草丛生,人们开蒲建庄,始成村落,又因与荀城(今席村)相对,故称蒲城。又传,晋重耳逃国(公元前655年)途经此地断粮,饬臣乞讨,不得食。公叹曰:“真乃不舍”,故又称不舍庄。俗称不舍里。

北李村

初名御甲沟庄子,相传,晋重耳逃国(公元前655年)遇追兵急避于此,遂呼此庄为离村,后感离字不吉,改为李村。清顺治间,因与南李村同名,此村位北,命改为北李村。

席 村

相传为西周姬姓封地,苗国之都城曾称苟城,晋武公灭萄,以此地赐大夫原氏。汉代席姓由湖广迁入,遂改称席村。 

泽 掌

古有淆里、泉头、五分、庙边、黑水各泉分为5股南下,其状似掌。居民即于其间聚落形成村落。故名泽掌。

程官庄

明以前称呈迁庄,因呈氏首徙此地,而名。之后又有程家来定居,且人丁兴旺,遂改为程官庄。

北苏村

北宋前,苏家先来定居,故名苏村。金、元后,由于地处官道要冲,客商云集,渐扩成镇。清顺治间厘定区划,因一县同名三村,以位定名,改为北苏村。

光 村

始建于北齐(561~577),相传当时人们发现北郊有块地方夜间发光,故起名为光村。

大聂 小聂

聂建成首先来此垦殖,长子天保,留此务农,故称大聂,次子天佑另辟村庄故称小聂。

向家庄

明前,有流民栖此谋生。因住边远,初称稍庄,后简称为少庄,明中叶后,渐扩成村。因向姓为多,故称向家庄。

乔沟头

村位于沟旁,来去过桥,故称桥沟头,后演变为乔沟头。

黄土坡

位于吕梁山麓,土质多系黄土,故称黄土坡,属乔沟头。

保乡坡

位于吕梁山麓,由乔沟头派生。往昔,此处条件较差,人口流失,遂起名保乡坡,系以愿称名。属乔沟头。

吴岭庄

位于吕梁山东麓,系丘陵地区。因吴姓人家首居于此,渐聚成村。故名。唐以前即有碑记。初称吴岭坊,后改吴岭庄。

南范庄 北范庄

位于吕梁山石门峪口,初称涧东,因有涧河从村西流过,故名,后因村内范家居多,明初遂改为范家庄,后简为范庄。清顺治九年(1652),山洪把村子冲为两段,后确定区划。以位定名。

张家庄

位于吕梁山石门峪内。1958年9月由乡宁县划归新绛县。相传,原有稷山某地张家兄弟五人到此定居,采石为生,故名张家庄。

东 照

位于吕梁山石门峪北向岔谷,谷内有积水,本村在沼东,故名东沼,后改为东照,属张家庄。

老凹沟

本村在沼西、故名西沼,后根据地势改为老凹沟,方言读凹,为洼,属张家庄。

南 照

地处吕梁山洪积扇前沿,原为县办农场,1982年农场撤销,为了解决东照,老凹沟人畜吃水等困难,经县、地两级政府研究决定,将农场房地设施过渡给两村移民,因而形成新村。

西 寺

位于吕梁山石门峪西向岔谷,相传,此处原建有佛寺一座,故名西寺。

涧 西

位于吕梁山南麓,原石门峪有涧河从村东流过,故名涧西,系以位称名。

王 金

地处吕梁山洪积扇前沿,原名王钦,意乃王命钦定,富贵长远。后因苦穷,疑由欠金所致,故于1914年(民国3年)更名王金。

杏 林

原名小泽掌,由泽掌派生。1958年9月独立设置。以村郊杏树成林。故名。

赵仙庄

原为旧汾稷官道泽掌近旁的一个小居民点,故称庄里,后渐扩成,晋景公十四年(公元前566),权臣屠岸贾劫持朝纲,排斥异己,杀害赵盾后裔,时有赵氏族人逃难到此获救,后人认为上灵护佑上卿赵大夫,故于赵氏孤儿明冤后(公元前571)改为赵仙庄。

乐丰庄

原名蔡村庄子,由蔡村(西蔡前称)派生,明中叶后争改为落凤庄,以村民聚落似凤而名。清顺治间,正式确定为乐丰庄。

西蔡村 东蔡村

明中叶,由河南迁来蔡家,形成聚落,故名蔡村。明末,蔡村东郊有刘、张等户徙入定居,形成新村,由于两村东西并列,遂于清顺治间更名为东、西蔡村。

北 张

建村始于宋代末年,初有张姓徙此定居,又因位于县城之北,故名。

西行庄

初由行姓人家徙此垦殖,因分在两处落户,其位于西者,遂称西行庄。俗称行庄。

南行庄 北行庄

南行庄、北行庄原合称东行庄,与西行庄相对,后因吕梁山洪水将东行庄冲为南北两段,后以位定名。

南杜坞 北杜坞

始建于春秋时期,原为杜氏住地,又因地处吕梁洪积扇前沿,地形低凹,故名杜坞。后因常有洪患,部分村民迁往北部高处,遂分南北杜坞。

西 庄

建村始于五代的后周以前,时北杜坞已成大村,因居其西,故称西庄。

西庄坡

位于西庄西北的吕梁山麓,系丘陵地带,清光绪初首由西庄曹家移此开发,后聚集渐多形成村落,原属西庄,故称西庄坡。1956年5月始行独立设置。

胡桑庄

位于吕梁姑射(读衣)山之麓,初由西行庄人徙此垦殖开发,始成村落,因村郊有胡桑,曾名胡桑圪瘩,后改胡桑庄,属西庄坡。

庙儿坡

位处吕梁山洞峪口,原建有土地庙、老母庙与老虎庙于此,附近乡民常到此焚香顶礼,故名庙儿坡。清末首有北董李姓家人徙此定居,后有各地客户陆续迁来,遂聚落成村。

宁家坡

位于吕梁马首山之麓,初由北董宁丁西于明万历末年迁此落户,后子嗣蔓延聚落成村,故称宁家坡。

张家坡

位于吕梁山马壁峪口左侧高地,明朝中叶有名张新旺者到此垦殖立户,聚落成村,故称张家坡。

沐浴沟

相传,春秋时晋公子重耳由秦国东渡(公元前637),后曾莅此小憩,并就沟内泉水沐浴。故名。俗称苜蓿沟。

北董 东南董 西南董

原合称董村。明万历三十年(1602)吕梁山洪水将董村冲断,遂称南董、北董。明万历四十一年(1619)又遭洪暴,将南董冲断,以方位定名。

李家庄

明末,闻喜李氏兄弟三人迁此定居,后垦殖开发形成村落。以姓说名,故称李家庄。

马首官庄

明中叶,原为外来各大地主庄园,由于共管故称官庄。后改称管庄,清光绪年间,因位于马首山下,又为区别于柳泉官庄,遂更名为马首官庄。

南燕 北燕

建村始于春秋,有晋燕之说。初为燕氏住地,称燕村,后村落渐扩,始分南北。

泉 掌

原名长秋镇。明时,因村东南有泉五眼,村中有泉一眼,布状似掌,故易名为泉掌镇。

朝阳庄

元末明初,绛州城有寓居的知府史某于此招募流民为其垦殖,形成聚落,属私人庄园。清顺治间确定区划,定名为史家庄。1981年因同县一名两村,命改为朝阳庄。

王守庄

古称羊舌村。本为晋悼公时中军尉羊舌肸大夫的故里,故名。明成化二十一年(1495),大荒,村民流散,仅留王姓一户守庄。清初确定区划,遂改称王守庄,俗仍呼羊舌村。

刘建庄

清康熙四年(1665),绛州知州刘显第驱民开荒,命建此村,初称西刘庄,属薛郭。清光绪年间始独立设置,为纪念知州首创之功,遂改为刘建庄。俗称西庄子。

永兴庄

清康熙四年(1665),绛州知州刘显第驱民开荒,命建此村,初称东刘庄,属席村。清光绪年间始独立设置,为纪念知州首创之功,遂改为刘家庄。1981年1月,因同县一名两村,命改为永兴庄。俗称东庄子。

东薛郭 西薛郭

唐乾封元年(666),薛仁贵率兵东征经此,因感风光明媚,命建薛苑。安史之乱后,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平史思明部崔乾佑,屯兵绛州时曾莅薛苑观赏,予以重修,故名薛郭,后聚落日多,扩展为村。清顺治间,确定区划,以方位定名。

东韩 西韩

村位不平,环周多丘陵。元时,以韩、梁两姓居多,故称韩梁山,后因赋丁难征,遂分东、西韩梁两庄。1919年(民国6年),实行村治,简称东韩、西韩。

武 平

清乾隆《直隶绛州志>载“武平关在州西三十里,北齐屯兵以防同寇”,即此。后关隘圮废,改称武平。

下 堡

村北有堡,因居坡上,故名上堡。元代末年,有兄弟三人逃荒至此,栖落坡下,自名下堡。

光 马

原为光、马两家住地,故称光马。

梁 村

明称梁庄镇,清初始称梁村。传系梁家先入,以姓说名。

南 张

建村于宋代末年,张姓先来,以方位,故名。

上院 下院

地处鼓水(今古水)之交的南端,称南古交,今尚有古交墩旧址。明前,此处设有驿路急铺,即古交铺。1917年(民国6年),施行村治,以地势高低分别定名。

中古

交地处南、北古交之间,故称中古交。

北古交

地处鼓水(今古水)之交的北端,故称北古交。

辛 堡

居民原住上堡,后因吃水困难,迁移到此,因迁村在明初夏历辛亥年(1317),遂改称辛堡。

丁 村

因村内街巷全为丁字形,故名丁村,系以建说名。

前刘 北刘

明称刘村,以刘家先入而名。清光绪间(1875),因聚落扩展,区划为两村,原聚落部位称前刘,后扩展部位称后刘。1922年(民国11年),因后字不吉,改后刘为北刘。

周 流

传建于晋,系周家先迁于此,后形成村落,故名周村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,鼓水(今古水)改渠灌田。由村北、村西流过,村南又有汾河,环周皆水,故于清光绪间,呈改村为周流,系因水说名。

南李村

始建于北宋,因李氏先入,原称李村。清顺治间厘定区划,因同县一名两村,此村位南,饬改为南李村。

南苏村

原名苏村,系因苏家定居于此而名。始建于北宋,初居堡,后移出。因同县一名三村,以方位定名。

下船村

唐武德二年(619),秦王李世民从皮氏(今河津)渡黄河,夜宿渡口由此下船,故名下船庄。俗称下船头。

王 村

此处古建有百里王的王子坟,故名王村。又因此地以产桃闻名遐迩,俗称桃儿王村。

翠 岭

始建于元,当时各村常以中社为中心,集会进行祭祀活动。本村位于中社之南,故名南社。1981年1月,因同县一名两村,命改为翠岭村,因地处翠凤岭东麓,系以地称名。

中 社

始建于元,当时各村常以此处为中心集会进行祭祀活动,故名。

南王马 北王马

晋公子重耳(后为晋文公)因逃国(公元前655年),途径此地,马不能行,曾留马及养马人于此。遂名王马。后又以方位分称。

永丰庄

原称斜口,因村居斜路之口而名,明天顺五年(1416),灵邱王朱荣顺率族徙此后改称朱家庄。明隆庆三年(1569),朱府遭贬废爵,改朱家庄为永丰庄。俗称南庄子。

中苏村

原名苏村,系因苏家首垦定居于此而名。清顺治间厘定区划,因同县一名三村,以位定名。

苏村堡

位于翠凤岭北麓,始建于北宋,因住堡内又位沟南,故称南堡。1958年9月,公社化初期因与西关的南堡重名,改为苏村堡,属中苏村。

龙 泉

村南原有自流泉涌出,泉边曾建水磨,水流腾空似轮,故称轮泉,村以泉名。明前,改名龙泉,新中国建立后,因地下水位变迁,此泉已涸,村名仍存。

此信息来源:http://b.qzone.qq.com/cgi-bin/blognew/simpleqzone_blog_data?hostuin=121288139&r=0&idm=imgcache.qq.com&bdm=b.qzone.qq.com&mdm=m.qzone.qq.com&blogid=1262343580&numperpage=15

网友评论:
我也评论:

热门推荐

关于新绛588信息网 | 法律声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
Copyright ® 2007 - 2014 新绛588信息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