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戏,即皮影戏,新绛叫“灯影子”,是用牛皮雕刻人形物状,借灯光在幕布上显影的一种民间戏剧。新绛影戏是清初从陕西韩城一带传入。影戏班子素有“七紧八慢九消停”之说,就是说影戏班子七至九人便能演出。不仅操作皮影表演,还要伴奏、伴唱,一人兼用数件乐器,兼演数十个人物。弹月琴的兼打皮(板鼓)、手锣,还要说戏;打后场的不仅一手打截子,一手打马锣,又要打小铜碗碗,又要拍钹,还要他唱杂角戏;耍杆子的,除操作人影之外,要摆布景道具,还要他唱。正如一付影戏通用对联所说:一口道破千古事,两手能握百万兵。
影戏舞台很小,一般是用七根长椽,八根短椽搭成,然后挂上“亮子”(影戏银幕),最初用油灯来投影,所以人们习惯把它叫做“七长八短一盏灯”,后来改用汽灯,如今各用电灯、日光灯,效果好的多了。
新绛影戏的唱腔是碗碗腔,属于板腔音乐,以用小铜碗碗击拍而得名。影戏的主要乐器有小铜碗碗、板鼓、截子、手锣、钹、小马锣、马锣和唢呐。弦乐有:月琴、呼胡、二股弦、笛子等。影戏戏箱,一担可挑,但行当齐全,各种楼阁、花园、绣阁、书房、寺院、堂口,应有尽有。演出时可以腾云驾雾、上天入地,变化莫测。流传剧目有八十余个,如《火焰山》、《武松打虎》、《蝎子山》、《收火龙》、《五花马》、《通天河》等。新绛皮影戏曾在首都中央美术馆、西安、重庆等地展出,近年来因电视剧的冲击,日渐衰落,新绛县正采取措施努力挽救。